- 精華
- 0
- 帖子
- 164
- 經(jīng)驗值
- 998
- 注冊時間
- 2014-11-19
- 媽幣
- 814

- 帖子
- 164
- 經(jīng)驗值
- 998
- 注冊時間
- 2014-11-19
- BB生日
- 2013-10-03
-
♦♦
-
媽媽網(wǎng)輕聊 給生活加點料
-
♦♦
-
媽媽網(wǎng)孕育 就是好用
-
|
-
在如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上,不少爸媽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越早胎教越好”也被不少虎媽虎爸奉為經(jīng)典,講故事、放音樂等,都成為眾多準父母育兒功課的第一步。
-
折騰胎教?何苦!
然而真相卻卻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胎教,對于嬰兒發(fā)育而言,其作用通常可以忽略不計。
-
因為在媽媽肚子里的小胎兒,聽覺系統(tǒng)還在發(fā)育中,無論麻麻為TA講故事、放音樂,還是各種溫情交流,肚子里的寶寶基本都是傻傻分不清楚的。在國際領域上,只有極少數(shù)論文在討論胎教問題,且絕大多數(shù)是中韓兩國發(fā)表;在歐美,人們不流行胎教,也幾乎沒有科學家在研究胎教。
-
與其想盡辦法折騰胎教,還不如耐心地等待寶寶的降臨,為TA進行有效的早教,促進寶寶的成長!
早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人腦在0-6歲期間仍在迅猛發(fā)育,到了十幾歲才算發(fā)育基本完成,這種獨特的大腦發(fā)育周期給早期教育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機會。寶寶的音樂和語言能力受早教的影響最大,正所謂“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對聲音的辨別,嬰幼兒期的培養(yǎng)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最好的培育期則約在6個月到5歲之間。
-
既然早教對寶寶的音樂和語言能力影響如此之大,那么又有什么生動有趣的小游戲能幫助寶寶更快地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呢?下面這些居家早教小游戲,媽媽們可要速速學起來喲~
發(fā)展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小游戲
1.和寶寶看圖畫,讓他點數(shù)4個小朋友,描述各自的動作,讓寶寶猜想他們各目的說話內(nèi)容。如看招手的孩子,知道是招手,讓寶寶說“再見”、“在這兒”、“哎,等一等!”、“××,你去哪?”等,并讓寶寶學說話并做相應的動作。
-
2.父母依次引導寶寶觀察搖手的小朋友、拍手的小朋友、豎起大拇指的小朋友,分別猜他們在說什么話,比如“不,不要”、“好極了”、“真棒”之類的話,邊說邊做動作。
-
3.媽媽說:“現(xiàn)在,我來說一種動物,寶寶你猜猜看,我說的是哪種動物?有一種動物,它有長長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很像一把大扇子,還有粗的像樹桿一樣的腿和像蛇一樣的細尾巴,請你猜猜它是誰?”讓寶寶根據(jù)媽媽形象的描述,說出這種動物(大象)。
-
音樂早教小游戲
1.《小白船》(3個月以上)
這首中文兒童歌曲,是3/4拍的,想必許多家長都很耳熟。由于3/4拍的樂曲常帶有舞蹈韻律,媽媽或爸爸可以站著抱寶寶,隨著這首歌曲的節(jié)拍,舞動起身體和腳步。讓寶寶在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華爾茲的魅力。
-
2.“坐電梯”(6個月以上)
坐電梯是爸爸媽媽常和寶寶玩的游戲。媽媽或爸爸可以坐在地上,兩腿伸直,然后把寶寶放在腿上。一邊有節(jié)奏地念童謠,一邊隨著節(jié)奏將雙膝彎曲,使寶寶感受到上升的動態(tài),再隨著節(jié)奏將雙膝放直,使寶寶感受到下降的動態(tài),仿佛在坐升降電梯一樣。在寶寶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家長用單音節(jié)的“ba”來念節(jié)奏,在專業(yè)上稱之為“無詞念謠”。
-
3.《躲貓貓》(6個月以上)
媽媽或爸爸可以用小紗巾,一邊唱旋律,一邊用紗巾和寶寶玩躲貓貓的游戲,比如還是用單音節(jié)的“ba”唱旋律。唱音節(jié)的時候把紗巾蓋在寶寶的頭上,把紗巾從寶寶頭上取走的時候同樣唱音節(jié)。同樣,也可以將紗巾蓋在爸爸媽媽的頭上,隨旋律蓋上再隨節(jié)奏取走。
-
寓教于樂的小游戲讓小寶寶們能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下鍛煉自己的語言和音樂能力,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
|